发挥法学研究主阵地作用
为“一带一路”发展提供优质高效法律服务
宁夏法学会“一带一路”经贸法律事务研究会
宁夏法学会“一带一路”经贸法律事务研究会(以下简称“研究会”)在自治区法学会的悉心指导和广大会员的大力支持下,依托平台优势,积极推动“青年普法志愿者法治文化基层行”活动,加强2025年度重点课题研究,助力建设法治化营商环境,为宁夏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一、履行法治宣传职能,扎实开展“青年普法志愿者法治文化基层行”活动。研究会自成立以来一直重视普法宣传工作,持续组织动员研究会的青年理事担任普法志愿者,通过进企业、进社区、进学校、进园区,通过开展普法讲座、专题培训以及通过分发普法宣传资料等方式,开展民法典、知识产权法等法律法规的普法宣传、法律咨询等工作,足迹覆盖银川、石嘴山、吴忠、固原、中卫,有效增强全民法治观念、弘扬法治精神,为法治社会建设发挥了积极作用。期间研究会姜娜同志担任自治区志愿者协会副会长、刘亚平同志担任宁夏青年创业就业基金会理事长等职务,为研究会的普法志愿者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带头效果。
二、履行理论研究职能,深入开展重点课题研究。研究会积极参与银川举办相关国际交往活动,组织理事深入学习《国务院关于涉外知识产权纠纷处理的规定》《工信部关于开展中小企业出海服务专项行动的通知》《宁夏回族自治区推进“一带一路”和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建设“十四五”规划》等相关政策文件,熟悉掌握国家和自治区政策,开展调查研究和实践活动,进一步明确了以中东地区经贸法律事务作为重点研究方向。今后将组织成员参加在银川举办的第四届中国(宁夏)国际葡萄酒文化旅游博览会(2025年6月)、第七届中国-阿拉伯博览会(2025年8月)以及宁夏国际会议展览业协会举办的相关活动,走进银川综合保税区,为做好“一带一路”经贸法律事务研究收集一手素材。与银川兴庆数字经济产业园跨境电商企业建立联合研究机制,聚焦自治区商品出口到中东地区遇到的商标、专利、标准等知识产权海外布局和保护的难点问题进行研究。取得了切实有效的研究成果。
三、履行社会责任,深度服务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中国-阿曼(杜库姆)产业园是建设开放宁夏、实施“走出去”战略的示范工程。研究会聚焦中国-阿曼(杜库姆)产业园经贸法律制度研究,并树立“宁夏企业走到哪里,研究就跟到哪里”的思路,研究会秘书长专程到该产业园,对该园区的经贸法律制度进行实地考察,并推动研究成果落地转化,有效促成研究会协办单位与宁夏中阿万方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签订了《关于中国及境外产业园产能、经贸战略合作协议》。研究会为宁夏各类经营主体、发明人提供海外机构申请注册法律咨询、争议诉讼等服务,为宁夏更多企业走出去提供更好的知识产权保护,与该国两家本土知名律师事务所Al Tamimi & Company和AlBusaidyMansoor Jamal & Co签署合作备忘录,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为研究会开展中国商品出口和中国产能转移落地阿曼苏丹国等相关经贸法律事务研究夯实了工作基础。今年3月研究会与暨南大学“一带一路”与粤港澳大湾区研究院建立工作联系,共享海国图智的专家与研究成果。今年5月研究会将与江泰保险经纪以及与有关商协会共同举办“走进阿曼—投资贸易中的法律风险控制”线上座谈会,邀请国内和阿曼有关法律专家为企业家们分享交流。今年7月研究会将与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厅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共同举办“海外知识产权保护”专题培训班,提高我区出口企业知识产权保护的能力。
下一步,研究会将紧紧围绕“青年普法志愿者法治文化基层行”活动、2025年重点课题研究、建设法治化营商环境三项重点工作,主动对接自治区司法厅、自治区团委有关部门,不断拓展“青年普法志愿者法治文化基层行”活动的工作宽度和深度。重点研究破解中资企业走向中阿杜库姆产业园、沙特吉赞经济产业园等“一带一路”的难点、堵点,通过研究会换届不断聚合研究人才,提高研究能力,为建设法治化营商环境提供智力支持,确保自治区法学会部署落到实处,全力以赴完成年度工作任务,奋力开创研究会工作新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