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组织第十一届
中国法学青年论坛主题征文的通知
五市法学会,各专业研究会,团体会员单位:
“中国法学青年论坛”是中国法学会主办的三大论坛之一,第十一届中国法学青年论坛拟于2016年11月在北京举行,主题为“互联网治理与法治发展”。为引导我区广大法学、法律工作者围绕互联网治理与法治发展的理论与实践问题展开深入研讨,现就论坛主题征文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选题指引
建议作者针对但不限于以下选题展开:
(一) 互联网时代的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
1.网络强国战略与国家治理能力
2.互联网与国家软治理能力
3.互联网时代的国防和军队建设
4.互联网时代的社会治理
5.互联网时代的经济治理
6.互联网时代的文化治理
7.互联网与法治政府建设
8.互联网时代下党的建设
9.互联网时代的公民参与
10.国家网络空间主权研究
11.网络舆情监控及舆论引导
12.互联网时代的反腐倡廉建设
13.智慧城市建设的法律问题
14.互联网行业的自律机制研究
15.互联网国际治理体系研究
(二)“互联网+”产业体系下的法治新常态
1.互联网+产业体系的法律创新
2.移动互联网的法律问题
3.物联网的法律问题
4.三网融合的法律问题
5.电子商务的法律问题
6.虚拟财产的法律问题
7.共享经济发展的风险与监管
8.互联网+文化产业的法律问题
9.互联网+金融的法律问题
10.互联网+食品安全治理
11.互联网+医疗的法律问题
12.互联网+交通的法律问题
13.互联网+媒体的法律问题
14.互联网+消费者权益保护
15.互联网+信用体系建设
16.互联网+时代的知识产权保护
17.互联网领域的反不正当竞争研究
18.互联网领域的反垄断法律问题
(三)国家大数据战略实施的法治保障
1.大数据战略的法治保障体系
2.大数据产业发展的法律挑战
3.政府数据共享中的法律问题
4.大数据与个人信息保护
5.大数据环境下的数据所有权问题
6.跨境数据流动的监管问题
7.云计算的法律问题
8.大数据采集的法律问题
9.大数据开放的法律问题
10.大数据应用的法律问题
11.大数据交易的法律问题
12.数据化本地留存的立法问题
13.大数据时代下的司法变革
14.大数据与法律服务
15.大数据与法学研究
(四)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的法治发展
1.网络与信息安全立法的原则及模式
2.网络关键基础设施立法问题研究
3.网络安全信息共享机制研究
4.网络与信息安全的技术标准体系
5.网络与信息安全的审查制度
6.网络与信息安全的应急保障制度
7.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制度
8.网络与信息安全的司法保障
9.网络与信息安全的执法机制
10.计算机与网络违法犯罪研究
11.网络平台责任研究
12.网络安全与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保护
14.网络安全与身份认证制度
15.电子证据法律问题研究
16.互联网信息服务的法律问题
(五)互联网时代下的法治文明新发展
1.互联网时代下的法治文化建设
2.互联网时代下的立法文明
3.互联网时代下的执法文明
4.互联网时代下的司法文明
5.互联网时代下的守法文明
6.互联网时代下的人权保障
7.互联网与司法体制改革
8.互联网与多元纠纷解决
9.互联网与政府信息公开
10.互联网与法律文书公开
11.互联网与未成年人保护
12.互联网法治人才队伍建设
13.互联网时代的法律教育与法治宣传
14.网络道德文明建设
15.网络监督机制研究
16.互联网+公安工作
17.互联网+检察工作
18.互联网+法院工作
二、奖励
1.获奖论文将以中国法学会的名义颁发荣誉证书。
2.组委会将从一、二等奖论文中遴选出12位年龄不超过40周岁的作者担任论坛报告人。
论坛承办单位为报告人提供交通、食宿等费用。
3.一等奖论文符合《中国法学》《法学研究》用稿形式要求的,择优推荐在《中国法学》《法学研究》发表。
4.一等奖论文自动进入第四届董必武青年法学成果奖的终评环节。
三、其他事项
1.字数不少于6000字,不超过15000字。注释规范参照《中国法学》。首页脚注写明作者姓名、出生年月、单位、职务职称、手机号码、通信地址、邮编、Email地址。
2.征文发至fxhyjb@126.com,电子文档名称为作者姓名+论文标题。另附个人简历(包括照片、教育经历、工作单位、职务职称、主要科研成果等)。请勿重复投稿。
3.征文截止日期:2016年7月25日。
联 系 人:刘 俊
联系电话:0951—5677425
自治区法学会
2016年6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