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学会概况 通知公告 工作动态 专业研究会 地市法学会 课题研究 塞上法苑 宁夏法学

当前位置:

首页 >>会员简讯 >> 正文

西夏公安打造“旅游警务”守护文化根脉

发表时间:2025-08-20 15:30:06 来源:宁夏法学会 作者:宁夏法学会管理员

  
西夏公安打造“旅游警务”守护文化根脉
 来源:宁夏法治报    

  近年来,银川市公安局西夏区分局构建“专业防控+科技赋能+文化传承”三位一体的“旅游+”警务新模式,用藏蓝身影全力守护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西夏陵”的文化根脉。

  构建旅游警务新格局

  分局倾力打造“旅游警务”新品牌,始终将西夏陵保护纳入平安建设总体规划,积极联动政府职能部门,密切内部单位同向发力,构建“旅游+文保+发展+安全”警务新格局。

  针对西夏陵景区“点多线长面广”特点,创新实施“潮汐警务”模式:在西夏陵核心区域设置8个固定执勤点,每日投入10余名警力开展“定点值守+动态巡逻”,节假日期间,组建由特警、交警、景区安保构成的“三色巡防队”,通过无人机、热成像仪等科技装备实现24小时立体巡查,先后走访西夏陵周边企、事业单位6家做好无人机禁飞情况摸排宣传,确保遗产本体“零破坏”、涉生态违法犯罪“全打击”、领空安全“严防范”。

  筑牢文遗保护新防线

  “这些裂缝修复必须采用最小干预原则。”在6号陵发掘保护现场,银川西夏陵区管理处制定安防方案,建立文物安全联席会议制度,联合西夏区公安分局开展“护遗”行动,今年已整改安全隐患2处。

  “法律是保护文化遗产的基石。”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针对西夏陵保护特点,严格落地执行《银川市西夏陵保护条例》《2024年银川西夏陵区管理处工作要点及责任分工》等要点,联合规划、国土资源、环保等相关部门明确20余条红线,共同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做好西夏陵保护工作。

  保护第一是西夏陵“护遗”行动核心理念之一。分局联合银川西夏陵区管理处共同做好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的文物巡查工作,推动形成共管机制,强化特定时期防汛、消防等文物安全工作,确保遗址本体和周边环境风貌的安全。同时,针对西夏陵周边缓冲区,西夏区公安分局严格落实申遗标准,联合街道办事处、民政局对周边果园、农场、现代陵园等21处环境整治点位进行整治,对违法建筑和不符合规定的建筑、墓葬进行依法依规迁移、拆除,用统筹眼光确保文化遗产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

  打造为民服务新体系

  “太感谢了,这面锦旗一定要收下。”7月14日,外地游客张女士将锦旗送到民警手中。7月12日,“西夏陵”申遗成功当日,景区游客量迎来新一轮小高峰。参观时,游客张女士不慎将装有重要证件的背包遗失。民警通过“智慧警务”系统锁定轨迹,仅用40分钟便在3公里外的区域找回了失物。

  近年来,针对五一、国庆假期游客暴增情况,西夏公安开展动态执勤,有序统筹警力资源,日均出动警车3辆、警力10余人在西夏陵开展治安巡逻,维护陵区治安秩序。实践“旅游警务+”模式,以数字算力应用赋能景区“流动式”警务站,推出“虚拟现实设备”“智慧语音数字导览”“应急医疗绿色通道”等10余项便民服务。深化“党建+旅游+文保”机制,与西夏陵区管理处党支部结对共建,组织民警辅警、景区职工、志愿者成立“贺兰山卫士”党员先锋队,共同开展共上一堂文物课、共护一次遗址安全、共解一件游客难题等共建活动。今年以来,开展“法治文化进景区”等活动10余场次,覆盖游客3万余人次。


宁夏回族自治区法学会   版权所有©    宁ICP备16000967号

综 合 处: 0951-5677421  研 究 部: 0951-5677425   Email:ningxiafaxuehui@126.com

地 址: 宁夏银川市正源北街135号宁夏总工会11楼   邮 编: 75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