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我院总结分析审判实务中发现的苗头性、共性问题及案件背后的深层次社会治理问题,从典型个案中‘解剖麻雀’,努力实现‘审理一案、治理一片’。”7月7日,平罗县人民法院相关负责人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该院从提高个案司法建议的针对性、强化类案司法建议的典型性、关注司法建议的系统性等方面入手,及时发出司法建议,推动矛盾纠纷的防范化解。
精准“把脉”,优化涉农贷款担保
在平罗县某养殖户因经营不善引起的追偿权纠纷一案中,原告平罗县某担保公司向借款人一家四口追偿代偿款。“庭审过程中,4名被告对担保公司的诉讼请求均予以认可。”承办法官严安告诉记者,在庭上,法官耐心劝慰借款人一家,只要齐心协力,眼前的困难终究会过去。
然而面对经营失败后巨额债务问题所引发的矛盾,四被告显得难以应对。这引发了平罗县法院的思考:“担保公司为借款人提供担保是一种风险分担和风险补偿行为,但也要对被担保债务存在的风险有更加精准的预判和切实有效的防范措施,将债务风险集中于同一家庭,造成家庭成员全部涉诉,既不利于金融风险化解,也加重了家庭负债压力,容易引发社会不稳定因素。”
庭审结束后,平罗县法院斟酌再三,向平罗县金融监督管理局发出司法建议,提出“加强金融机构贷前调查、贷中审查、贷后管理工作的监管”,对因此类问题已经造成损失或涉诉的情况,要“提醒地方金融机构和融资担保公司在后期催收过程中注意方式方法,避免激化矛盾”。
在近日的回函中,记者看到,平罗县金融监督管理局表示将规范行业监管,引导地方金融机构和融资担保公司优化调整贷款担保,充分发挥金融支农惠农作用。
审慎“开方”,优化物业服务水平
小区内加装凉亭、凉棚,本是件利民好事,但平罗县法院在近期审理的部分案件中发现,凉亭在大风天气倒塌致居民受伤的情况反映出,物业公司在公共设施改造维护时,安全意识淡薄、风险评估不足、防范措施不当。
“对小区内擅自改造和其他可能影响居民人身财产安全的公共设施进行检查整改,消除隐患”“针对未经安全评估擅自改造小区公共设施及其他私搭乱建的现象开展一次排查整治”“加大执法监督检查力度”……在5月初的一份司法建议中,平罗县法院经过审慎思考,与该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密切沟通后,向该局发出“关于优化物业服务水平、提高安全防范能力”的司法建议。“我们隔天便收到了回函。”该院民一庭法官高倩告诉记者。
平罗县法院从规范司法建议的形式要件入手,改变司法建议“单兵作战”现状,加强部门配合联动和上下级法院协调指导,对所有司法建议统一格式、统一编号管理,个案类司法建议由分管领导严格把关,综合类司法建议经审判委员会充分讨论后决定,确保每一份司法建议的合法性、必要性和说理性,做到审慎“开方”,实现问题归纳精准、原因分析透彻、建议客观合理,以高质量司法建议助推解决实际问题。
靶向“治疗”,规范旅馆业落实未成年人入住“五必须”
为做强司法建议,平罗县法院畅通“发前沟通”和“发后跟踪”渠道,与被建议单位共商解决方案,主动帮助被建议对象解决落实司法建议面临的问题和困难。
在审理未成年人案件时,承办法官发现部分案发现场在辖区宾馆,反映出宾馆在未成年人入住管理方面存在重大漏洞。经过前期摸底考察并与该县公安机关充分沟通后,平罗县法院发出司法建议——“加大执法监督检查力度,对辖区宾馆、酒店落实公安部对旅馆业接待未成年人提出的‘五必须’要求的情况进行排查,强化各宾馆、酒店经营者对未成年人保护法的学习”。
“除了与接收司法建议单位的对接外,我们还通过实地普法宣传和座谈交流等方式搭建案件源头治理的长效机制。”平罗县法院相关负责人介绍,该院就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劳动争议案件化解、保险理赔纠纷等问题与各单位建立长效沟通机制,定期反馈案件审理中发现的问题,切实提升涉民生纠纷多元化解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