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学会概况 通知公告 工作动态 专业研究会 地市法学会 课题研究 塞上法苑 宁夏法学

当前位置:

首页 >>塞上法苑 >>塞上法苑 >> 正文

中卫3个真实案例,这种群聊速退!

发表时间:2025-08-28 18:47:52 来源:宁夏法学会 作者:宁夏法学会管理员

  



“动动手指,日赚数百元”
“扫码进群领红包”
“游戏代打轻松赚钱”
……这些看似诱人的“好事”
你遇到过吗?来看看真实案例

案例一:“手工兼职”实为刷单骗局

张某某在微信群看到一条“做手工兼职赚钱”的消息,心动之下,下载了一款叫“家家艺”的软件,开始做“刷单任务”。一开始,平台返还了几笔小额佣金,让他放松了警惕。随后,对方以“大额任务高返利”为诱饵,诱导继续转账。结果张某某累计转账8万元后,才意识到被骗。

案例二:“红包返利”藏刷单连环套

李某被朋友拉进一个“红包调研群”,群里借“发红包做调研”为名,诱导下载“诗情画意”APP,声称“每天做任务可返利”。李某试着做了几天,也的确收到过几个小额红包。之后,对方称可“竞抢代理资格”、享受高额回报,诱骗其向指定账户转账。转账后,平台先后以“操作失误”“数据需修复”为由,不断要求他“继续打款才能解冻之前的资金”。李某先后投入6.43万元后,才反应过来上当受骗。

案例三:“游戏代打”实为充值陷阱

王某某在社交平台上联系了一个“游戏代打”的兼职工作。完成代打任务后,对方支付了代打费用,但其提现时,页面却显示“提现失败”。对方称因其“操作失误导致账户被冻结”,需要充值8400元解冻账户。王某某按要求充值后,对方又以“操作不当”为由,要求其继续充值。这时他才意识到被骗。






诈骗套路解析:

第一阶段:精准引流,抛诱饵

骗子通过社交平台,针对不同人群精准投放诱饵,通过高回报”“轻松赚”等字眼吸引目标人群上钩。

第二阶段:小额施惠,博信任

骗子让受害者完成关注公众号、点赞视频等简单任务,发放小额红包,诱导下载虚假APP,建立信任,为后续大额诈骗铺垫。

第三阶段:制造困局,诱大额

在获取信任后,骗子以“高佣金任务”“代理资格”为名诱导受害者大额转账,再突然提示“操作失误”“账户冻结”“数据异常”,出示虚假的“解冻通知书”“系统提示”等,声称“完成后全额返还”“双倍补偿”。

第四阶段:深度操控,狠收割

骗子冒充“客服、老师、专员”等身份,通过话术制造焦虑,要求“保持通话、不得与他人交流”,以“最后一笔”“马上解决”等话术催促转账,直到榨干后退群拉黑,立即消失。

警方提醒:

刷单诈骗花样多

贪小便宜吃大亏

前期返利是诱饵

后期投入无法提现

天上不会掉馅饼

不点击不明链接、二维码

不下载陌生APP

安装国家反诈中心APP

如遇可疑情况

请立即拨打110或反诈专线96110!


宁夏回族自治区法学会   版权所有©    宁ICP备16000967号

综 合 处: 0951-5677421  研 究 部: 0951-5677425   Email:ningxiafaxuehui@126.com

地 址: 宁夏银川市正源北街135号宁夏总工会11楼   邮 编: 75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