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川马拉松赛,2.8万名选手奔跑在“塞上江南”。终点线前,选手们举着手机记录下“贺兰晴雪”与“黄河金岸”交织的壮美。这场赛事的流畅运转背后,是3000余名公安民辅警与治保队员织就的安全防护网。
“文旅产业不仅能推动消费升级和经济增长,也是展现宁夏良好形象的重要窗口。”宁夏回族自治区公安厅治安总队总队长高军近日接受《法治日报》记者采访时说,公安机关要深刻认识到加强和改进大型活动安全管理对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维护社会安全稳定的重要意义,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为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筑牢安全屏障。
从第五届中国(宁夏)国际葡萄酒文化旅游博览会到银川马拉松赛,今年以来,宁夏已举办大型活动104场次,接待观众超60万人次,各项大型活动实现安全事故零发生、主办方反馈零差评的目标。
一项项亮眼数据、一次次圆满收官的背后,是宁夏公安倾力优化大型活动安全服务保障工作,护航全区经济高质量发展交出的“平安答卷”。
今年4月,宁夏公安厅修订《公安机关大型群众性活动治安管理工作办法》。“我们结合自治区党委、政府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要求,对大型群众性活动许可流程提出推进网上申请、放宽时限要求、压缩审批时限、合并同类许可、指导申请许可5项具体优化措施。通过一次性告知、指导风险评估、提升场馆安全保障能力、加强科技应用等工作意见,改进安全管理模式。”高军介绍说。
“按照先前的规定要求,以贺兰山体育场为例,除去灯光棚、调音台、主副通道、座椅前后间距等,内场草坪可用面积最大容纳量不足5000人,导致承办方盈利收入较低甚至亏损,严重影响演唱会承办积极性。新修订的办法一大亮点是在活动人数核定方面,取消了原来对设临时座位的场馆座位占地面积、安全通道宽度等规定要求,参照《大型群众性活动安全管理条例》相关规定进行综合考量设置。”高军说。
5月31日,“爱尚银川2025演唱会”现场,贺兰山体育场变成歌声的海洋。
作为宁夏近10年来举办的首场大型演唱会,又恰逢端午小长假,这场备受瞩目的演唱会,成为宁夏公安做好大型活动安全管理工作的一次检验。
“这里的围栏必须加固,人流量大时容易形成挤压,应急通道标识再醒目些,舞台周边的临时照明线路一定要做好防护措施,避免因线路老化、破损引发安全事故。”演唱会前半个月,银川市公安局西夏分局治安大队大队长尹洪见带着安保方案和行业主管部门联合踏勘活动现场,手中的笔记本上密密麻麻记录着待整改细节。
8轮次实地踏勘、5次安保协调会、13个职能组、70项任务清单……银川市公安局构建“以面保区、以区保点”的安保实战体系,多轮次组织风险排查,滚动清零各类安全隐患,组织参战警力开展应急处突演练,对安检人员开展技能培训,科学划定管控区、封控区、核心区。演唱会当天,设立情指大厅、演出现场两个指挥部,强化中心管控、外围封控、动态巡控,安保力量和志愿者齐参与,增设重点区域防冲撞护栏,部署无人机管制设备和热成像监测设备,全程开展视频巡查、人车巡逻、空中巡检,场内设置接警服务点、走失集中点,协调文旅、城管、卫健、交通等部门全程守护,实现人流实时监测、勤务动态调整、时况全程在控。
“我们在严格落实安保措施的同时,坚持高质量服务保障,在场馆周边划定免费停车位8400个,协调共享单车运营商增配电动车1万辆,推出特定时段免费骑行措施,协调联动公交公司规划接驳线路5条、接驳点34个、接驳车180辆,对接百度、高德地图等公司,实时提供周边道路交通拥堵情况,精准指导合理规划线路,为观众提供了更加便捷、高效的体验。”银川市公安局治安支队负责人向记者介绍。
“得益于超前谋划的严密安保方案,从入场、落座、散场,近3万名观众始终保持着高度的秩序感,整场活动平稳有序,主办方和群众都心安。”演唱会主办方工作人员张承亮告诉记者。
和张承亮有同样感受的还有成都魅力橙果公关策划有限公司总经理马刚,5月3日至4日,该公司承办的“2025银川超级音乐节”让众多游客在银川度过了一个难忘的假期。“活动前,民警多次指导安保企业和承办单位开展业务培训,围绕入场安检、岗位履职等重点环节,开展联合现场检查,对搭建的舞台、看台等临时性建筑物,用电设备,场地分区设置等方面给予了专业建议,提供了专业服务。两天的活动,安保力量全流程坚守,确保了活动安全顺利,让我们安心又放心。”马刚告诉记者。
5月以来,宁夏共举办大型活动36场,其中万人以上4场,面对高频次的活动,全区公安机关全面优化各项服务保障措施,在交通疏导和秩序维护方面愈发游刃有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