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学会概况 通知公告 工作动态 专业研究会 地市法学会 课题研究 塞上法苑 宁夏法学

当前位置:

首页 >>法治宁夏 >> 正文

“塞上枫桥”新实践丨打通纠纷 解开心结 “和事佬”有哪些妙招?

发表时间:2025-07-03 14:58:12 来源:宁夏法学会 作者:宁夏法学会管理员

  

“塞上枫桥”新实践丨打通纠纷 解开心结 “和事佬”有哪些妙招?

在宁夏大地

有这样一群人

他们被亲切地称为“和事佬”“贴心人”

他们坚持“事心双调”

既打通纠纷“症结”

也解开群众“心结”

让“案结事了”更“事心双解”


他们探索出哪些妙招做法?

积累了哪些经验心得?

一起来看全区部分

“调解能手”的“干货”分享

↓↓↓


童文学:“三诊工作法” 筑牢矛盾防控网

银川市金凤区司法局良田司法所人民调解员


调解经验:

“坐诊+巡诊+出诊”,“三诊”工作法变被动受理为主动排查,把温度和便利带到群众身边。“坐诊”听民声,每日接待群众,建档立卡确保诉求闭环;“巡诊”查隐患,主动下沉排查,在田间院落开展普法宣传,预防纠纷;“出诊”解急难,快速响应突发事件,现场化解急难矛盾。


调解故事:

4月,良田镇马某某与王某因宅基地边界争议两次爆发冲突。初次调解中,调解员童文学发现双方系亲戚关系,遂以亲情为纽带,结合普法教育促成和解。然而半个月后,双方因围墙施工再起争执,甚至动了手。童文学深入调查发现,原协议仅标注长宽数据,但实际宅基地呈不规则形状,导致边界模糊。

童文学立即联动司法所、派出所及村委会组成专班,现场勘测显示南北边界分别存在0.33米和0.4米偏差。双方情绪激动,扬言互拆围墙。面对僵局,童文学精准抓住矛盾核心——拆墙损失大、实际偏差仅一砖之隔,果断提出“保留现有建筑、拉线明界”的折中方案。经反复疏导,强调邻里情谊与法律后果,最终促成双方签署补充协议,废止旧约并明确新边界,成功避免财产损失,化解纠纷。




王燕:微笑倾听解心结 四步调解化纠纷

银川市金凤区司法局北京中路司法所人民调解员


调解经验:

“一听二寻三思四调”——耐心聆听诉求,梳理纠纷脉络;精准寻找矛盾焦点;思考针对性解决方案;组织调解协商。以温暖笑容抚慰情绪,以真诚态度打开心扉,专业素养赢得信任,通过共情沟通与精准施策,实现矛盾纠纷的有效化解。


调解故事:

社区居民周某因与某物业公司的纠纷多次拨打12345投诉。纠纷是因物业收费员与业主发生口角而起,为何以服务业主为行业宗旨的物业公司就是拒不道歉?

带着疑问,调解员王燕首先走访涉事物业公司,与物业公司经理进行长时间沟通,梳理纠纷脉络,诚恳提出其在执行管理制度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办法,最终说服物业公司同意以合情合理的方式解决与业主的纠纷。随后,她又约谈了周某,向其讲述了前期走访物业公司的情况以及物业公司经理寻求解决问题的态度。周某感慨地说:“没想到你为我的事情这么费心,你是诚心诚意地为我解决问题。”

此时,化解矛盾纠纷的时机已成熟,王燕速约纠纷双方进行现场调解。双方面对面沟通,物业公司经理领着涉事物业收费员一起给周某道歉,表示“现在看态度、以后看行动”,双方当场和解。




王芳:善倾听、把准脉,耐心细心解纠纷

石嘴山市大武口区委政法委综治中心干部


调解经验:

调解桌上化解的是纠纷,调解桌外守护的是人情。用心倾听,用爱交流,既讲法理又顾人情,促成双方互谅互让,架起信任桥梁,才能真正实现矛盾纠纷调解“案结事了人和”。


调解故事:

今年3月,王芳成功调解一起交通事故赔偿纠纷。当事人小李骑电动车载孩子回家时,与吕某某驾驶的小轿车发生碰撞,致孩子腿骨骨折。交警认定吕某某负全责,但双方因赔偿金额争执不下,小李遂向综治中心求助。

调解初期,双方情绪激动,分歧较大。王芳采取“背靠背”调解法,先向吕某某释法明理,分析法律责任及诉讼风险,引导其明白利害关系;同时安抚小李情绪,说明吕某某家庭经济困难,难以承担高额赔偿,希望其适当让步。待双方情绪缓和后,王芳组织“面对面”协商。吕某某主动道歉,坦陈经济困境,恳请降低赔偿金额。小李考虑到对方实际情况,同意让步。最终,双方达成协议,吕某某当场支付赔偿金5000元,纠纷圆满化解。




张琦:情法交融寻突破 聚力调解化纷争

石嘴山市惠农区民事纠纷诉前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员


调解经验:

深入调查研究纠纷成因,认真倾听各方当事人的难点及诉求并从中寻找突破口,耐心细致地做各方当事人的工作,将情理、法理巧妙地融合到调解过程中,赢得各方当事人的理解与共鸣。


调解故事:

2023年2月,杨某某、金某某等19名工人到宁夏某新能源公司电晶硅项目工地从事木工工作,分包人武某某承诺日工资400元。然而工程结束后,武某某拖欠工资拒不支付,工人多次讨要未果,拿着工资欠条诉至法院。

法院受理后委托调解员处理此案。调解员多次电话联系武某某均无果,后改用手机昼夜拨打并发送短信,最终与其取得联系。武某某以在新疆务工、路途遥远为由拒绝到场调解。调解员耐心释法明理,告知其拖欠工资的法律后果,武某某最终同意线上调解。

调解过程中,调解员充当桥梁,反复协调双方诉求,平衡工人权益与武某某的履行能力,最终促成双方达成一致:武某某分期分批支付拖欠工资。调解协议经邮寄签字确认,19名工人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



盖圆圆:“亲情调解法”是破解家庭矛盾的金钥匙

青铜峡市司法局青铜峡司法所所长


调解经验:

基层矛盾很多都是“家务事”,调解这种温和的方式更易促和。“亲情调解法”是关键——请共同亲人当“和事佬”;法律底线划清责任,情理温度融化隔阂。小事不激化,怨气早纾解,要“暖人心、多疏导”。


调解故事:

在青铜峡市青铜峡镇某村村委会,日前,青铜峡司法所所长盖圆圆巧用“亲情调解法”,成功化解了一起叔侄纠纷。

2025年年初,在该村的一家台球室内,白某国与侄子白某龙因小事引发肢体冲突,致白某龙额骨骨折。白某龙住院治疗花费1万多元,白某国却始终避而不见、不闻不问。白某龙出院后找叔叔理论治疗费无果,将白某国诉至法院。

慌了神的白某国求助青铜峡司法所。调解员盖圆圆将双方当事人约到了村委会进行调解,同时请来了白某龙的父亲、白某国的亲哥哥共同调解,采用“亲情调解法”破冰。

“家和万事兴!”白父的参与调解唤醒了血脉亲情。调解员趁热打铁,依据民法典中侵权责任相关条款,向白某国清晰阐释其依法应当承担的赔偿责任。并引导双方换位思考,算清亲情账与经济账,劝说双方各让一步。

最终,双方以4.5万元达成和解,叔侄二人握手言和。


宁夏回族自治区法学会   版权所有©    宁ICP备16000967号

综 合 处: 0951-5677421  研 究 部: 0951-5677425   Email:ningxiafaxuehui@126.com

地 址: 宁夏银川市正源北街135号宁夏总工会11楼   邮 编: 75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