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咨询专家”参与组团队
劳动争议“巧化解”
化纠纷,调解打基础,解难题,法治作保障。近日,中宁县法学会首席法律咨询专家立足职能职责,积极开展人民调解,推动首席法律咨询专家与专职人民调解员组建调解团队,成功调解了一起劳动争议案件,解决了原告诉求。
杨某某于2022年体检合格后,入职某农牧科技有限公司,从事动物(羊)管理工作。2023年5月,杨某某开始浑身疼痛,一段时间后,身体疼痛症状消失。2023年7月,杨某某又出现了腿疼、腰疼的症状,去银川检查后,被确诊为布鲁氏杆菌病。随后,杨某某向公司领导说明情况,领导让其住院治疗。8月,某农牧科技有限公司向杨某某支付5千元治疗费。12月,该公司领导慰问杨某某,欲以2万元作为医疗费和误工费处理此事,但杨某某不同意,要求某农牧科技有限公司承担其治病期间全部 误工费、医药费,双方为此发生争执。杨某某便向太阳梁司法所申请人民调解,太阳梁司法所所长、首席法律咨询专家曹莉主动跟进,与专职人民调解员组建调解团队,坚持“事情要解决,法理要释明,心结要打开”的目标导向,积极组织开展调解工作,最终,该案妥善解决,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全面调查取证,找准矛盾焦点。调解团队避开纠纷双方争议的纠纷,做实证据链条,对杨某某人提供的照片、病例、证明等证据材料进行了核查、校验,确保证据完整、准确、真实。找准争议焦点,与双方当事人进行多次沟通,分析研判,权衡纠纷双方的价值取向和心理需求,明确此项纠纷中存在两个争议焦点,一是赔偿的具体数额,二是杨某某要求经济补偿金的项目。
理清调解思路,疏导激动情绪。调解团队以中立“第三方”的名义参与纠纷调处,避免纠纷双方产生激烈的冲突对抗,起到“缓冲器”“减压阀”的作用。综合考虑杨某某的家庭经济状况、身体状况、受教育情况,调解团队明确某农牧科技有限公司负有赔偿责任,并且应该赔偿除误工费、医药费,还应该赔偿交通食宿费、营养费等费用,让杨某某心理有底气。在调解的过程中,调解团队创造有利条件,利用良好的环境氛围,背对背与纠纷双方进行谈心谈话,并用灵活、公道的调解方式说服各方,使彼此卸下防备,转变态度,达成一致。
用心释法析理,促成握手言和。调解团队认真查询和学习有关《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工伤保险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案情制定调解方案,给予杨某某最大的法律帮助。因杨某某不懂劳动争议、工伤赔偿相关法律知识,存在索要过高赔偿的预期,调解团队便多次到杨某某家中和某农牧科技有限公司开展普法教育,提供法律咨询、提出意见建议,做好解释说明,让纠纷双方认识到,只有在遵守法律规定的基础上,矛盾才能有效妥善化解。通过上门普法、以案释法、正反说理、利弊论证,双方逐渐从之前听不进、不接受、不理解,转变为懂法律、明事理、信法理。最终,双方达成一致意见,握手言和,纠纷得以成功化解。某农牧科技有限公司向杨某某支付人民币2.75万元,包括治疗期间产生的所有费用和误工费,后续双方再无发生纠纷。
在案件办理过程中,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从维护双方合理权益的角度出发,在法律的框架下妥善处理该劳动争议案件,不仅有力维护了双方合法权益,还及时避免了双方的矛盾升级,有力地维护了社会和谐稳定。下一步,中宁县法学会将持续推动首席法律咨询专家下基层,进一步提高法律服务的精准度,全面有效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确保矛盾纠纷不激化、不升级,积极引导人民群众依法合理表达诉求,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以更高站位、更实成效,成为维护社会稳定的“智囊团”“思想库”,成为人民群众纾难解困的“好帮手”“贴心人”。
(供稿:中宁县委政法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