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电信网络诈骗成为发案最多、上升最快、涉及面最广、人民群众反映最强烈的犯罪类型。与传统诈骗犯罪相比,电信网络诈骗具有手段多样、行为隐蔽、成本廉价、传播广等特点,危害更大、范围更广、影响更恶劣,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我区各地各部门各有关单位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范治理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工作的重要论述,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自治区党委工作要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切实把打防管控各项措施抓细抓实抓落地,坚决遏制电信网络诈骗多发高发态势。
全力以赴保护群众财产安全
石嘴山市惠农区南街派出所社区民警王宏斌,每天坚持在不同的社区微信群发送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知识和各种电信网络诈骗案例,引导居民下载“国家反诈中心”App,耐心解答群众疑惑。
敲门、扫楼,走千家进万户……近年来,我区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自治区平安办、厅际联席办统筹协调,全面启动全区反诈人民战争,各成员单位齐抓共管,社会各方面积极参与,克服疫情不利影响,勇于担当作为,密切协同配合。公安机关持续推进“云剑-2021”专项行动,严厉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违法犯罪,取得明显成效,有力维护了人民群众财产安全和合法权益。检察机关以零容忍的态度持续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深入推进“断卡”专项行动,全链条打击出租、出售电话卡、银行卡等电诈犯罪的上下游关联犯罪和黑灰产业链,斩断犯罪利益链中攫取、转移赃款的关键环节,捣毁犯罪分子用以支付结算的银行卡网络,切断“两卡”境内、外输送通道。各级法院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依法严惩首要分子、骨干成员和主犯,依法惩处参与关联犯罪活动的人员,加大赃款赃物追缴力度。
各地各部门全面落实打防管控各项措施,强化社会综合治理,全力构建“全民反诈”新格局。坚持打防并举、综合施策,积极构建覆盖全社会的防范治理打击体系,坚决遏制电信网络诈骗犯罪高发态势,最大限度保护人民群众财产安全。建立全方位全覆盖的宣传防范体系,组织反诈集中宣传,深化“进农村、进社区、进家庭、进学校、进企业”活动。坚持关口前移、源头治理,及时梳理本行业、本系统行业监管方面的漏洞和短板,抓住犯罪分子参与电信网络诈骗违法犯罪的关键环节,强化风险管控、行业治理,确保不被犯罪分子利用。政法机关坚持依法严打,更快地破大案,更全地打灰产,更多地追损失,对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快侦、快捕、快诉、快审、快判,依法从重惩处犯罪分子。不断完善涉诈冻结资金依法返还制度,对于资金流向清晰的按照有关规定尽快原路返还,提升追赃挽损效率。
今年1至4月,全区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同比下降17.3%,实现电诈发案连续3个月下降,破案数、抓获犯罪嫌疑人数同比分别上升141.5%、90.8%,有效遏制了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快速上升势头。
银川市公安局兴庆区分局民警向群众宣传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知识。(资料图片)
坚持以打开路 强化专案攻坚
3月25日,公安部挂牌督办、备受社会关注的“3·28”特大跨境电信网络诈骗案,由西吉县法院一审公开宣判。固原市公安局、法院、检察院密切协作,首次采取“现场+远程提讯+云庭审”方式进行。2019年4月至案发,该犯罪集团共骗取除港澳台、西藏之外其他省区市196名被害人的2796万余元,数额特别巨大。涉案的曾颖等67名被告人因犯诈骗罪、偷越国(边)境罪、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等分别获刑。
5月初,盐池县公安局打掉一个电诈帮信“跑分”犯罪团伙,抓获犯罪嫌疑人4名,串并破获全国电诈案件50起,涉案资金达500余万元。
5月13日,银川市公安局金凤区分局刑侦大队打掉一个涉案4000万元的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窝点,抓获犯罪嫌疑人13名,现场查获作案手机7部、笔记本电脑1台、POS机1台、银行卡10张、现金3万余元。截至5月17日,该局抓获涉“两卡”犯罪嫌疑人72名,涉案资金近3亿元。
今年1至4月,我区共破获电信网络诈骗案件1425起,同比上升141.5%,挽回财产损失3226.04万元,同比上升350.6%。自治区公安厅持续推进“云剑-2022”“断卡”“断流”“510”等专项行动,部署开展大案要案攻坚工作。银川市公安局开展压降发案集中攻坚行动,组织“晾晒比促”竞赛练兵比武活动,一季度打击本地“跑分”洗钱团伙9个,抓获42人,查处涉案资金1亿余元。石嘴山市公安局组织开展“春季攻势”专项行动,对接互联网公司,上线“无糖”“长毛”“开普勒”反诈预警系统,预警潜在受骗群众5000余名。吴忠市公安局选优配强,成立“吴忠市互联网诈骗综合治理平台”和“灵鲲反诈平台”,极大地提升了拦截封堵涉诈网址能力。中卫市公安局成立“1·22”案件专案组,精准研判涉诈重点人74名,采取强制措施21人,打掉“跑分”团伙2个,冻结涉案账户151个、资金521.54万元,追回受害人资金104万元。
坚持筑牢阵地 强化宣传教育
自治区反诈中心积极宣传推广“国家反诈中心”App,在全区组织开展反诈微视频征集大赛,利用“平安宁夏”公众号、微信、微博等新兴媒体开展反诈直播宣传,拓展多维度反诈宣传渠道。五市反诈部门全面开展反诈“进校园、进社区、进乡镇、进企业、进单位”活动,开设反诈课堂,组织学校蓝衫义务反诈宣传员开展互动活动,发放《致广大学生反诈骗一封信》和《不参与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活动告知书》;创作《小马警官说诈骗》《马大姐防电诈日记》《同心反诈》系列短剧,打造地域特色反诈品牌,培养一批反诈网红民警,丰富反诈宣传形式;动员党员干部、窗口工作人员、社区骨干力量,深入社区发放宣传资料,宣讲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知识;将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工作纳入政府工作报告,制定重点任务落实清单,组织各单位及乡镇、街道层层签订责任书,以创建“无诈乡镇”“无诈街道”“无诈单位”为抓手,构建全民参与的反诈格局。
宁夏法院开展反诈人民战争专项行动,建立电信网络诈骗刑事案件协作机制。宁夏检察机关陆续开展“全民反诈 你我同行”“巾帼普法行 宣传进乡镇”等主题普法宣传活动,根据不同群体“量体裁衣”,为群众定制“宣传套餐”,因地制宜开展“线上+线下”普法宣传活动,共筑反诈防火墙。教育系统扎实开展教育机构反诈工作大起底、大排查、大整治,有针对性地制定“三同步”预案,切实做好防范化解工作,制定《关于做好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工作的紧急通知》,指导各地各学校针对254名涉“两卡”电信网络诈骗重点人员,一人一档、一人一案、一人一策开展教育管控工作。银行系统一季度开展重点岗位人员培训62次,覆盖银行机构工作人员7522人次。通信系统召开信息通信行业防范治理电信网络诈骗工作推进视频会,分析面临的形势和存在的问题,部署下一阶段防范治理重点工作,印发行业治理工作方案和挂牌督办暂行办法,压实企业主体责任,加大督办问责力度。
依法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事关人民切身利益、事关社会大局稳定。我区各地各部门增强社会合力,坚决遏制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多发高发态势,把犯罪分子的嚣张气焰打下去,打赢反诈人民战争,为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宁夏、法治宁夏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记者手记:如今,电信网络诈骗早已不是“小儿科”骗术,诈骗手法五花八门,发展成为分工成熟、规模庞大的黑灰“产业”,涉及社会多个领域。犯罪分子瞄准百姓“钱袋子”精准诈骗,花样百出、套路无穷,让人防不胜防。2月17日,全区反诈人民战争工作部署会在银川召开,启动为期3年的反诈人民战争,对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发起凌厉攻势,目的就是帮群众看好“钱袋子”。要遏制电信网络诈骗,必须提高人民群众的防范意识,还要强化系统观念、法治思维,坚持齐抓共管、群防群治,注重综合治理、系统治理,全面落实打防管控各项措施,看紧群众的“钱袋子”。
宁夏法治报记者 丁丁